21日,台风“桦加沙”提升至超强台风级,成为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风王,预计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,强度还将有所增强。22日“桦加沙”将穿过巴士海峡,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,以后趋向广东沿海。
福建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
受其影响,21日夜间至25日,福建省将有一次显著风雨过程。省气象台9月21日18时发布“台风预警Ⅳ级”。根据《福建省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》《福建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响应工作规程》有关规定,省防指决定于9月21日18时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。
漳州、泉州、莆田、福州、平潭沿海养殖渔排上的劳动力人员务必于22日17时前全部撤离上岸;对于已撤离上岸的养殖渔排上非劳动力人员,要加强安全管理,严禁回流。位于台湾浅滩渔场、闽南渔场、闽中渔场的渔船务必于22日12时前全部到港避风,位于闽东渔场、闽外渔场和钓鱼岛海域的渔船务必于22日12时前全部到港避风或向北撤离至北纬29°以北的海域。回港渔船船上人员及时上岸避险,落实防范措施。
高温消退 福州未来三天多降水
受其外围环流影响,未来三天福州降水增多,22日、23日两天福州全市范围内有小到中雨量级降水,局部雨势强,有大雨到暴雨。24日起降水减弱,但仍有阵雨或雷阵雨洒落。此外,高温消退,未来一周市区的高温在32℃上下,低温在27℃左右,白天还会有些闷热,夜晨别过度贪凉。
一年中有四成以上台风为秋台风
近日,秋台风一个接一个生成,据数据统计,1949年至2024年,相比夏台风,秋台风“狠角色”更多,影响不容小觑。那么,秋台风有何特点?
通常,我们把6月至8月生成的台风称为夏台风,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秋台风。中国天气网统计显示,1949年至2024年间,夏季生成台风个数为867个,为台风最活跃季节,而秋季也有859个台风生成,全年占比44%,仅次于夏季。
虽然夏季台风的生成数量是一年中最多的,但从各台风的巅峰强度来看,秋台风的实力更胜一筹。1949年至2024年数据显示,7月和8月的台风,巅峰强度在台风及以上级别占比不足60%(在当月台风总数中的占比),而9月和10月台风的巅峰强度达到台风及以上级别的占比都超过60%,其中10月高达74%。
与夏台风相比,登陆我国的秋台风登陆地点明显偏南。气象大数据显示,夏台风多在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浙江等地登陆,在辽宁、山东、江苏等偏北地区登陆的也比较常见;而秋台风路径相对偏南,秋台风登陆最多的为广东、海南、台湾和福建,其中广东高达72次。
秋台风遇上冷空气
双重buff叠加威力升级
历史上,曾有多个秋台风给我国造成过严重影响。1949年至2024年共有9个秋台风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我国,虽然概率不高,可一旦遇上,破坏力极强。例如2016年的“莫兰蒂”,在9月15日中秋节当天,它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福建厦门后,一路向西北方向挺进,给福建、广东、江西、浙江、上海、江苏等11个省份带去狂风暴雨,在台风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为何秋台风破坏力如此大?一方面,从春分开始,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,加热了北半球热带海洋,海水热量不断累积,通常8月至9月海温达到最高,海温高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。另一方面,8月底至9月初,冷空气开始活跃,增加了气压梯度,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加大,也有利于台风强度增强,所以,强台风或超强台风在秋季出现概率更高。
此外,由于秋季冷空气逐渐增多,台风更容易遇到冷空气,“秋台风+冷空气”是个可怕的组合,两者联手往往会激发出猛烈的降水,从而导致更大的灾害。
来源:海峡都市报
网信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